(转自《天津日报》)学习黄大年 做“四有”好老师
2017-09-14 14:31:00 来源: 点击:
近年来,天津教育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业绩的优秀人民教师。他们学习黄大年精神,积极争做时代楷模。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共同来分享15位优秀教师的特殊故事。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王静康
个人感言:黄大年同志曾经说过,“我只想为国家做更多的事!”他用可歌可泣、可钦可敬的一生践行了不忘初心、至诚报国的铮铮誓言。在我的青年时代,我的父亲和导师就教导我“作为中国人,应该为自己的祖国努力工作”,“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为国家做更多的事”,这不仅是黄大年的誓言,也是我一生奋斗的目标。对祖国和教育事业的热爱,激励着我一直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我为之感到荣幸和自豪。我要继续向黄大年同志学习,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
“女神”,是近来盛行的新生词,常被世人用来调侃那些年轻貌美的女孩。可在天津大学,有一位年近八旬的老教授,也被很多师生称为“女神”。不过,这一称呼没有丝毫的调侃之意,只有发自肺腑的敬仰之情。而这位女神,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王静康先生。
当报国成为一种信念
“学好科技、报效国家”是一直以来支撑王静康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坚定信念,而这种信念来自她的父亲王恩明。王恩明是我国著名化工冶金专家,而“学好科技、报效国家”是王恩明在家对王静康兄弟姐妹说得最多的话。王静康感念父辈的言传身教,并承接起父亲的事业,度过半个世纪的化工生涯。
1980年,王静康被化工专家张远谋调回天大,参与国家“六五”01号科技攻关项目──“青海盐湖钾盐生产的系统工程研究”,并被委以分课题组组长的重任,经过五年艰苦攻关,该团队终于研发出了自主创新的工业结晶技术,相关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且锻造出一支过硬的国家工业结晶研发队伍。同时,王静康也顺利通过了张远谋教授的“考核”。
1985年,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用结晶法分离高纯度对二氯苯”研发及产业化的重担落在了王静康肩上。该技术在国内一片空白,国外专利技术则是高价加封锁。王静康带领她的团队通过艰苦探索,发明了具有专利产权、相当于国际新一代结晶技术的“塔式液膜熔融结晶共性技术”,提前两年完成了“七五”攻关任务。
1990年,王静康接受了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青霉素结晶新工艺与设备在生产中的应用开发”。王静康带领团队提前两年完成“八五”攻关任务。之后新技术迅速在全国推广,应用于全国90%的青霉素产业,使我国青霉素产品占领80%以上的国际市场。自1980年参与国家“六五”01号科技攻关项目开始,到“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一系列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再到“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近三十年来,“王静康”这三个字是同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及技术推广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被誉为“中国工业结晶之母”。
更重要的是,她的科研成果使我国工业结晶研发跻身世界前沿,让“中国结晶”一次次改写世界结晶产业的格局。不仅为国家创造了难以计数的经济效益,更使我国在这一领域实现了对相关核心技术的完全掌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指出:“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从这一点上说,王静康完成了父辈未竟的事业,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学好科技、报效国家”这一信念。
当育人成为一种责任
王静康说,她是工科高校的老师,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是她的责任;科研与教学工作对她而言是一种快乐,是精神的寄托,而且乐此不疲。因此,不断承担着“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王静康,从未间断过给本科生、研究生讲课。她始终没有忘记培养国家科技发展的创新人才与后继力量,是教师肩负的庄严使命与职责。现在,年近八旬的王静康仍然会为本科生、研究生授课,每学期至少30学时。科研繁忙,她就把课程选在周六、周日。
对于研究生培养,王静康意识到,要使中国学生能够与世界著名大学毕业生“同台竞技”,就必须提高他们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在国家外专局的支持下,她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美国密歇根大学制药系及德国马普生物物理研究所建立了国际合作研究,与包括诺贝尔奖学金得主在内的9位世界顶级专家学者联合培养博士生。如今,王静康先后培养出百余名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早年由她培养的一些研究生现在已成为国内外的大学教授、研究员或科技部门企业的高级工程师等领军人才。
对于本科生,王静康有不同的培养方案。她积极推动了天津大学化工专业通过了英国工程师协会最高级别国际认证,标志着该专业本科毕业生达到了“国际特许工程师”的金标准。该工作取得经验后推广到全国重点高校。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最让我感到自豪与骄傲的事情,也让我觉得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称号。”王静康不无骄傲地说。
不过,王静康也坦言自己有一个遗憾:“化工学科有很多优势,可是我们有一个遗憾,就是缺少一个诺贝尔奖。”这个遗憾现在是王静康最大的奋斗目标。王静康说:“现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继续完成我的父亲、领导我从事01号国家‘六五’攻关项目张远谋教授的遗愿,遵照先辈、教授们榜样,支持年轻人,甘为人梯,为年轻的团队骨干创造更好的科技研究条件,支持他们成为创新型的领军人才,早日实现‘诺贝尔’理想,为国争光;为早日实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和‘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奠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地。”
当奉献成为一种家风
王静康的父亲王恩明教授,1920年赴美留学,于普渡大学学习化工冶金专业。学业完成后,他放弃了美国优厚的经济待遇和优越的生活及工作环境,毅然回到战乱频仍的祖国报效。抗战期间,更是不惜赋闲守贫乃至背井离乡也不肯与日本侵略者合作。抗战胜利后,应著名化学家侯德榜之邀再次赴美工作。1949年,他冲破了重重阻力辗转回国,并作为爱国科学家的代表参加了新中国开国大典。
正是王恩明教授的以身垂范,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成为了这个家庭最令人感动的家风。
近三十年来,王静康和她的团队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重点攻关项目,出于国家战略需要,其中的许多项目研发成果要求保密、不能公开发布。其间,也有许多国外大公司慕名前来,以优厚条件寻求与王静康的技术合作,但都被她婉言谢绝。
1938年出生的王静康,今年已经79岁了。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应该是个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年龄,但对于王静康而言,这可是个要在科研和教学上为党和人民继续建功立业的大好年纪。
女神不老,她依旧在谱写新的辉煌。
──记南开大学教授孙红文
个人感言:黄大年同志的爱国情怀与南开大学“公”之要求不谋而合,南开就是为解决国家忧患而诞生而存在的。作为南开人,我要始终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作为做好本职工作的源头驱动力。作为高校教师,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并传授给学生;用拼搏创新精神感染学生,为他们点亮青春的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我要向黄大年同志学习,“做一朵小浪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南开人的智慧和力量,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十九大的胜利召开。
在新中国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背景下成长,孙红文从小就有着朴素的爱国情结。从南开中学到南开大学,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深受南开精神影响的她,“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早已深入骨髓,成为激励她不断奋斗前行的座右铭。如今,孙红文作为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行政工作自不必说,教学、科研任务也十分繁重,同时身兼各种学术与社会职务。在笔者看来,孙红文就是女超人,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孙红文秉承南开大学教学理念,以为社会输送“公能”人才为目标导向,在教学一线一干就是二十余载,她爱岗敬业、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德业双馨。在教学与人才培养中倾注大量心血,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教书育人本领,取得突出成绩,受到广大学生和各级部门的肯定。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标准,她是当之无愧的好教师。
在课程与教材上见真功
孙红文承担系列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课程,她高标准对待每一门课程,并努力打造精品课程。作为课程负责人,她主持的本科生专业课《环境化学》以及《环境化学实验》入选国家级精品课及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她教学理念先进、教学体系完整、教学手段灵活、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历年在学生评教中名列前茅。她还积极推广南开大学在《环境化学》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使之惠及全国。她与时俱进,为使新生代大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她积极拍摄慕课,建设课程网站,课程网站资料被收入教育部“爱课程”网站及超星数字图书馆,获得极高的关注度和点击率,成为享誉全国的优秀课程。她还被教育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聘为特聘教授,负责指导全国高校《环境化学》课的师资培训,对全国高校《环境化学》课程的建设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课程得到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广大同行的高度评价。
好课程更需好教材,她十分注重教材建设,编写专著及教材多部。她参编的《环境化学》及主编的配套教材《环境化学电子教案》连续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8年售出24万余册,成为权威教材,得到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好评。她还特别注重向国外相关课程与先进教材看齐。在调研了十几部国外环境化学相关教材并作为课程参考资料的基础上,受高等教育出版社委托,主译了Manahan S.E.主编的Environmental Chemistry(Ninth Edition)。另外,她还受邀作为《环境科学大辞典》编委,编写环境化学相关词条,并主编《环境科学大百科全书·环境化学分支》,在编写工作中参考了大量国外相关材料,为我国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因材施教 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她一直注重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为本科生开设《环境化学》课的学期,实行实验室开放日,让学生了解天津市与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以及最新科研工作;与课程组成员一道,指导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南开大学本科生百项创新工程10余项(申请人指导6项),其中,2项获得学校一等奖,2项获得学校二等奖,并将实验室仪器向其他进行百项工程研究的本科生开放;每年都接收优秀本科生进入实验室进行非毕业论文的科学研究,这些学生大多数因为额外的科研经历,科研能力得到提升,顺利拿到国外以及香港著名大学的奖学金,或保送到国内著名科研机构与高校读研究生,实现了继续深造的梦想。同时,她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以仁爱之心对待问题学生,想方设法不让任何一个学生落队。她总是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地方发展,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战略结合起来,鼓励学生战胜各种困难,勇往直前。她出色地完成了传道和授业、教书和育人双重任务的统一,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研究生培养中,她以“为学生成功学术人生奠基”为己任,更加注重学生意志品格的锤炼,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入手,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增加他们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以此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
潜心科研 成果惠及全社会
孙红文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刻苦钻研,表现出较高的学术造诣。她承担各类科技项目40余项,发表期刊论文280余篇,其中SCI摘引论文140余篇,获得国内外同行高度赞赏,SCI论文被引用2000余次。在注重基础研究的同时,她还注重实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她发明的重金属复合生物固定剂被农业部选定,在天津市受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大范围推广,辐射面积达1000多亩,挽回了农田资源因污染造成的损失,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2014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今年获得“131”创新团队资助。她学术交流活跃,担任中国生态学会污染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以及其他国内若干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国内外学术期刊编委。
孙院长平易近人,温文尔雅,既可见科学家的严谨,又不乏管理者的睿智。爱国情怀,贯穿孙院长答记者问的始终,深深感染着我们这个采访团队。她对学科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对人生理想的执著追求、对科学研究的终身学习态度、她扎实渊博的专业知识以及丰硕的学术业绩使她成为一面旗帜,成为青年学子的楷模。她把自己的爱国情怀化为前进动力,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记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院长侯建新
侯建新, 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院长,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德业双馨十佳教师、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个人感言:黄大年同志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楷模,他在世时曾提出“黄大年之问”,对此我深有体会。作为高校的一名教育工作者,自参加工作起,多年来一直奋战在教学第一线,坚持以“为祖国培养人才”为己任,把目标定在祖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人才需求上。推行“学人教育”项目,汲取黄大年精神的力量,鼓励青年教师严谨治学,因材施教,以建设世界史一流学科为契机,努力为师生们开启与世界交流的“窗户”,培养一批“出得去、回得来”的人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侯建新,这位“老三届”走出来的名教授,历经三十载磨砺,以其始终不渝的追求、坚如磐石的执着,铸就了他无可置疑的学术成就。侯建新教授从事欧洲史、中西现代化历史比较研究,天津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欧洲文明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第七届世界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我国世界史学科的领军人物。他还是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会会长,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专家组召集人,南京大学特聘教授等,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称号。
学科建设 精神领先
在2013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天津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与复旦大学等并列排名第14名。近年“校友网”等其他知名学术机构的排名中也曾名列第七或第六。在名校如云、历史学科众多而且竞争激烈的当今形势下,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已属不易。该学科还是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天津市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侯教授并不满足,对已经取得的排名亦不满意。他从不为名利所累,也从不因地方院校而妄自菲薄。
从寻找差距入手,主动作为。那是2017年的除夕日清晨,师大校园静悄悄,人们都忙着过年,而世界史学科的教师正在侯教授的主持下,梳理学科现状,查找不足,制订行动时间表。争一流,追赶一流,必须有具体目标,他们与本学科全国名列前茅的两所大学比较,逐项分析,自我剖析弱点。侯教授认为,大家寻找问题的过程,也是取得共识的过程。按照侯教授学科建设的一贯宗旨,学科建设首先是内涵发展,又以思想领悟为先。侯教授解释:学术研究不同于一般的劳动,它是精神活动,因此研究者一定要有精神境界,有社会责任感,否则不会做好,也不会做大。其次,青年教师一定要有专业思想,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他经常对年轻教师说,“你们要有在沙漠打井的精神和意志,如果一口井没有挖出水,再打一口,再打一口……只要努力不停,迟早会掘出甘洌的清泉。”他提出“学人教育”,已经坚持了两年,每两周一次,教师们倾吐心里的困惑,进行直抵心灵的对话。学人教育活动也是学术交流活动,极受年轻教师的欢迎。内涵发展最终落实到科研能力的提升。努力播种,终有收获。今年,在国家社科项目申报中,师大世界史学科同时3项课题获批,这个纪录是少见的。
在内涵发展的同时,积极引进优秀人才。近几年,先后有若干 985高校教授调入,同时引进青年才俊,使队伍建设更加合理。“我们不是靠出格的待遇,而是以事业吸引人才,以人才吸引人才。”有一名教授因长期两地分居不得不调离师大,临行前他深情地对大家说:“这里,永远是我的精神家园。”他被南方一所985高校所聘,不久成为该校世界史学科带头人。
勇于开拓 筚路蓝缕
2012年,由侯教授任首席专家的“欧洲文明进程研究”获批国家重大招标项目,这是师大首次获得此类科研立项。该项目会聚了国内该领域最出色的学者,包括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等;还有英国伯明翰大学,共12所高校和研究机构。该项目现进入收官阶段,最终成果17卷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学界认为,该项目高手云集,内容专深,规模空前,代表了我国欧洲文明研究的前沿水准,具有开拓性。
凭着对国际史学发展的高度敏感,侯教授在全国率先引进欧洲经济社会史学科,并成功本土化。立足中国,聚焦欧洲,放眼世界,坚持创办学科刊物《经济社会史评论》13年,影响广泛。另外,侯教授的学术思想还惠及基础教育。作为教育部全国义务教育历史课标组组长,侯教授主持完成了该课标最新版本的修订,同时受教育部委托,主编中学教科书《世界史》编写工作,该教材连同语文教材等今年秋季在全国中学通用。该工作充分彰显了师大世界史学科在全国历史学基础教育中的引领作用。“从新课标到教材,我们投入了大量精力,因为这涉及几千万孩子,能够反馈社会,心甘情愿。”
侯教授始终坚持教学,指导博士生、硕士生。他讲课感染力强,中西融汇,视野宏大,把启迪思维、培养创造力作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注重激发学生的爱国心、社会责任感,培养了一批品学兼优的博士和硕士。他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先后两次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多篇获得天津市优秀论文奖。他的毕业生分布多所985和211高校,受到用人单位高度评价。
每天22点30分,侯教授才会结束一天的工作,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上。也只有一串串的成果才是对他“心怀大我、守望学术、传承文脉”的人生境界的最好回报。翻看侯教授这些年乃至几十年的学术成果和学术活动,会发现他每年、每月、每天在学术和文化事业上的执着与付出。
有一种追求叫跬步千里,它是侯教授多年来对世界史学科倾注心血的见证。
有一种使命叫历史人的责任,它是侯教授毕生信念,“研究欧洲历史,最终是为了中国”。
一枚旋转不停的闪光陀螺
──记全国优秀教师、天津工业大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姚永红
姚永红,天津工业大学教师,2010年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2011年荣获天津市河东区十大优秀青年称号;2011年荣获天津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2年荣获天津市教育系统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15年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
个人感言:黄大年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的敬业精神、刻苦钻研的精神以及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深深地感动着我,震撼着我。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认为,“扎实学识,敢为人先”,是奋斗者的火炬,更是前行者的旗帜。我始终告诫自己,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爱自己的学生,不断提升自我,不断充实自己,要自觉肩负起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去影响学生,以积极、昂扬的精神面貌激励引导学生,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2011年,在成都召开的中国数学会年会上,天津工业大学青年教师姚永红被天津市数学会推举为代表,以“不动点和优化算法在多集分裂可行性问题中的应用”为题做了长达40分钟的精彩报告。这一年,他刚刚37岁,锋芒初露。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姚永红频频站上讲台,多次在国内外重要的数学学术会议上发言。
科学照亮生活
从湖北红安出发,到甘肃兰州,再到天津,姚永红的求学之路,从南到北,从西到东,这样的选择,只有一个理由,追随科学的脚步,潜心于“非线性泛函分析理论”的基础研究。在姚永红看来,一个真正的数学家,并不应该满足于理论研究成果,而要让数学之美成就生活之美,让科学之光照亮现实生活中黑暗的角落。因而,相比加之于身的种种荣誉与光环,十多年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成功应用在医学中、为肿瘤治疗的机理提供理论支持和算法迭代,更让他感到欣慰与自豪──使用经过姚永红研究团队改进的算法,能够改进肿瘤检测CT的扫描速度,使定向靶位更为精确,有效减少扫描过程对患者细胞的损伤。这一重要研究成果得到了包括陈永川院士在内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肯定,也为天津工业大学赢得了更多与“汉柏科技”等公司合作,让研究成果尽快落地、开花结果、造福于民的机会。
作为天津工业大学数学学科的领军人,截至目前,姚永红已经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二百多篇,其中160篇被SCI收录,被引两千余次。5篇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的国际论文”,其中最具影响的一篇《解决三层分级约束优化问题的一个统一隐式算法》,得到专家的极大肯定,被认为“给出了一个统一的算法来解决三层分级约束优化问题,极大推进了不动点问题和优化问题的研究”。除此以外,姚永红连续三年被评为ISI高被引科学家和全球最具影响的科研精英以及Elsevier高被引学者。在他的带领之下,天津工业大学数学学科强力挺进“全球排名前100”,成功跻身“全球ESI前1%”,顺利入围天津市第五期重点学科,以惊人的速度和令人瞩目的成绩实现了“跨越式”的迅猛发展。
热爱点燃激情
清晨7点半,姚永红已经坐在工大教室旁边的一间小办公室里提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那是他和学生谈心的地方。在他担任班主任的几年时间里,这个半小时的特殊约会,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曾赴约。在这里,他的身份不再是那个年轻有为的数学家,而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听他们吐露心声,了解他们的烦恼,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引导他们树立更远大的奋斗目标。
当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因腰椎间盘突出躺在病床上时,姚永红送去了自己一个月的工资。当学生因为“挂科”而情绪不振时,姚永红向他致歉:“对不起,这是我的失职,我们一起努力。”而当他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时,姚永红却摆摆手不愿意多谈自己的功劳。他经常对学生说,大学里的学习,不只是研究数学这门小学问,还要为做好人生这个大学问打好基础。作为班主任,姚永红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发挥特长,超越自我,做更好的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成长为数学家是不现实的。”姚永红说。
数学系的研究生冷丽敏收到了外系同学发来的一个小视频,视频中,一个戴眼镜的青年学者身背双肩包,骑着单车风一样掠过工大校园──“我看到姚老师了!”同学激动的情绪透过手机屏幕传递过来。冷丽敏对这样的事情习以为常,因为在很多工大学子眼中,头顶无数光环的姚永红几乎是一个神奇的传说,但在他的研究生冷丽敏眼里,姚永红不仅仅是一个成就卓著的学者,更是一个时时刻刻把心放在学生身上的好老师。工大理学院的大楼里,姚永红小小的一间办公室,一分为二。其中一大半空间,安放着他亲自搬来的两张课桌、两把椅子,变成了包括冷丽敏在内的两个研究生的特别自习室,“孩子们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学习。”姚永红说。另外一半空间,除了办公桌、书架,靠墙还有一张沙发,但白天很少发挥作用,因为他几乎没有时间坐下来歇一歇。倒是晚上,当他研究问题至深夜时,常常会在沙发上和衣而眠。在冷丽敏和同学们眼中,姚老师无论多晚休息,第二天出现在课堂上都“精神抖擞”“神采奕奕”。正是对科研与教学的那份痴迷与热爱,赋予姚永红十足的动力与满溢的激情,使他成为教育战线上一枚旋转不停的闪光的陀螺。
苦心成就不凡
“数学是美的,应用数学是很有用的。”每一年,姚永红都会对新生讲这句话。打开姚永红的课程表,从周一到周五,排得满满当当,除了讲授数学系的专业基础课《数学分析》,他还负责《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复变函数》等全校公共基础课的教授。他的课获得过专家的肯定与好评,但他更看重学生的评价──“受学生欢迎的课才是真正的好课”。
为了把课讲得更好,工作间隙,姚永红经常去听课,甚至不辞辛苦跑到其他学校去取经。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和龚升在南开大学授课时,姚永红稍得空闲便去旁听。而年过9旬依然坐在轮椅上授课的陈省身,是姚永红心中永远的教师楷模。作为曾经的旁听生,姚永红从老一辈数学家那里学习与继承的,不仅是深厚的学识,更是为了民族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为了中国数学的发展奋斗终生的远大理想。成为陈省身那样的教师,是姚永红给自己定下的奋斗目标。
姚永红白天的工作时间,大多被繁重的教学工作占去了;夜幕降临,圆满完成学校工作之后,他时常逆着回家的人潮匆匆行进。除了科研和教学工作,姚永红还身兼一本重要的学术期刊Journal of Advanced Mathematical Studies的主编,晚上的宝贵时光,他经常会在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的资料室里度过。与此同时,在距离工大不远的姚村一个小单元里,他的妻子也像往日一样,度过一个十分忙碌的晚上,准备可口的晚饭、辅导9岁的孩子做功课、照顾年逾古稀的公婆。为了挑起家庭的重担,让丈夫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热爱的工作与事业之中,姚永红的妻子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家里的事,我几乎什么都没有管过,”说到这里,姚永红轻轻叹了一口气,“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遗憾,对家人真是亏欠太多了。”
课堂上的女科学家
──记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王敏
王敏,1971年出生,现为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2013年入选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天津市青年科技奖、天津市建功立业先进女职工、天津市三八红旗手、天津市优秀青年人才奖等荣誉。
个人感言:同为高校教育科研队伍中的一员,我被黄大年同志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对黄大年同志的奉献精神有着深深的共鸣。要学习黄大年同志为国育才的高尚风范,主动结合社会和行业发展需求,着力培养学生的理论和实践创新能力,为国家科技事业进步造就生力军。要学习黄大年同志追赶前沿的可贵的担当精神。作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我要紧盯学科前沿和国家战略开展科学研究,继续苦练内功,加强团队协作,努力做出让国家和社会满意的研究成果。
多年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她始终以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严格自律,以师表形象规范言行,以教好书育好人为天职,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她是科研成果丰厚的女科学家,更是教书育人、诲人不倦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潜心教学 育人为本
王敏教授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年年满负荷为学生讲授发酵工程专业课程。即便是在担任博士生导师和院长职务以后,她依然不忘初心。她常说,教书育人是大学教师立德树人的根本。
“大肠杆菌为什么在生物医药和发酵工程领域应用广泛,被视为最重要的生产菌?”“酵母菌和大肠杆菌有什么区别?”“大肠杆菌个头儿小,吃得多代谢快,吃饱了就睡,就生孩子,繁殖速度惊人,17分钟就繁殖一代,一个小小的细胞24小时就能繁殖出一个地球。只要给它足够的营养,它就能不停地干活,生产效率高……”这不是电视台的科普节目现场,而是王敏教授的“微生物学”课堂。微生物学作为生物工程专业最为重要的基础类课程之一,很多时候讲的是科学概念,学生难免感到枯燥乏味,而且概念之间又容易混淆。因此,王敏教授特别注意用幽默生动的语言和形象思维的方式,教给学生理解科学概念的方法。大学专业课程的知识容量巨大,光靠讲解无法达到“教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为此,她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强调知识体系的架构,讲清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理解认识,从而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王敏教授着力于对学生专业精神、学术素养和意志品格的考察与培育。她要求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她不仅从思想上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树立其专业自信,而且对学生的学习与研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最新出台的研究生管理条例中,她提出学生每周必须学习工作56个小时,要求学生大量涉猎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从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要求学生每周提交高质量的周汇报和读书报告,在课上相互交流学习成果。学海无涯“苦”作舟,在王敏教授的以身作则和浓厚学术氛围的浸淫下,学生们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越走越踏实。
建设一流的教学团队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前身是发酵工程)走过了近60年的发展历程,如今已成为国家特色专业和天津市品牌专业。王敏教授自2014年担任生物工程学院院长以来,带领全体教师投身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她所在的发酵工程教学团队获批天津市教学团队、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团队和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获批生物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教学团队。这一切离不开王敏教授在教师管理上的改革与实践。
她带领的生物工程学院一贯注重教育教学研究,定期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岗位基本功集中培训,主办“生物反应工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及教材建设研讨会,申报天津市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改革研究生过程培养机制等,一系列举措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积极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引领教师把培养学生的过程与专业发展、行业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从事着与专业研究领域相关的工作,并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领导者和专业带头人。
学院教师除了从事教学和科研之外,还大都承担着社会服务、企业咨询、科技成果转化等任务。即便如此,王敏教授还是要求教师把教学放在第一位,尤其要关注本科生专业知识构建这一环节。在最近开展的学院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她特别提出,改革的重点向教学环节倾斜。以前,取得科研成果的教师会获得奖励,现在,那些潜心钻研教学、课程建设好、学生评价好、指导青年教师等工作业绩突出的教师,将获得同样的奖励,甚至在分级评价中还会获得最高等级的评价。王敏教授说:“只要把课教好,和作科学研究的贡献是一样的。我们要求教师们爱学生,爱教学,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回归到教学中去。”
让“中国味道”飘香全世界
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也是高校教师的重要使命。在科研工作中,王敏教授基于立足天津、服务滨海、面向全国的思路,充分发挥天津科技大学地处滨海新区核心区的优势,结合发酵工程专业特点开展科学研究,为滨海新区、天津市和国家生物产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她带领的生物工程学院在氨基酸、淀粉酶、活性干酵母、传统发酵食品(白酒、酱油、食醋等)等方面的研究已达到国际领先地位,有力地推动了发酵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这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她对传统发酵食品──醋的研究。
王敏教授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我国传统食醋的微生物群落演化规律和乙醇、乙酸等主要产物的发酵机理,为建立安全可控的传统食醋固态发酵技术奠定了科学基础。她通过研究构建了我国传统食醋酿造全过程微生物菌种库,部分菌株已应用于食醋企业,实现了传统食醋微生物强化调控发酵,提高了产品品质。建立了国内第一条采用液态深层发酵法生产山楂果醋饮料的生产线,目前已推广应用于苹果、冬枣等果醋饮料的工业生产。创建了高浓度果醋发酵控制技术和果醋发酵原料风味品质判别技术,使发酵效率提高约50%,研究成果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说到食醋的未来发展,王敏教授不无乐观。她说,果醋虽然口感好,但在保健功能上不如传统食醋。未来的食醋不仅在保健功能上可以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而且在外观和口感上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形态可以像巧克力那样黏稠丝滑,口感更好,减少苦涩,颜色上也会改变黑乎乎的状态……饺子蘸上去会更好看。”王敏教授说。
不忘初心甘奉献
──记中国民航大学教授孙瑞山
孙瑞山,中国民航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民航安全科学研究所所长、国家空管运行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航局特聘专家,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他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交通运输行业优秀科技人员奖、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十五立功先进个人、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荣誉和称号,并于2014年9月作为全国模范教师代表受到习主席、李总理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个人感言: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感人至深,他对学生有真爱,对科研有真情。作为教师,要学习黄大年同志真爱学生、甘为人梯的精神,努力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培养学生的专业、交流和英语运用综合能力,为民航安全领域培养中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作为科研工作者,要以黄大年同志“科研疯子”、“学疯子”为榜样,广泛学习吸收国际先进经验,为我国民航安全筑基,紧密跟踪热点问题,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发展,着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支持,在民航应用中产生价值,为民航持续安全护航。
“中国民航安全指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们的民航安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也要对标国际,努力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从1993年进入民航安全科研和教学一线以来,孙瑞山主持完成了二十多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科技论文一百多篇,获得9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为了让中国民航安全研究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孙瑞山始终在努力探索前行。
学科建设担当重任
学科是大学发展的纲。孙瑞山教授自觉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对事业的追求融入不懈的奋斗之中。作为中国民航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学科带头人、申报和建设博士授权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方向带头人,他积极开展学科建设工作,主持交叉学科“飞行技术与安全”硕士点申请和建设工作,积极参与国家空管委“空管运行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完成航空人为因素与航空安全实验室初期建设,搭建高级人才培养和科研平台。同时,他利用自己在学术和研究工作中的影响组织召开了“2016航空安全信息国际研讨会”,主持召开了国际保密的航空安全系统(ICASS)国际工作组年会,积极传播中国民航的成就和理念,受到业内的高度评价。
教书育人孜孜不倦
教学是大学的核心工作。孙瑞山教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用战略视野为国家培养和凝聚人才。虽然工作繁多,但是他牢记使命,孜孜不倦,每年完成1门以上本科生课程和2—3门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任务,为民航安全领域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为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国际视野,在研究生“民航安全管理”课程中,他力主与美国普渡大学合作教学,通过邮件交流和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开展两国、两地、两校学生的课程交流互动,既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又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暑假期间,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中国科协科学传播团队”,在天津机场、云南昆明机场和西安咸阳机场以开展航空知识和民航安全知识宣传普及工作的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既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又为提升全民安全素养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科学研究敢为人先
科研是大学水平和能力的主要体现。孙瑞山教授敢为人先,将攻坚克难作为自己在科研上的奋斗目标。“人是航空运输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造成飞行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人为因素研究便成为国际民航业界最关注的航空安全研究课题。”为此,他和他的团队以预防航空事故发生为出发点,先后开展了机组资源管理、民用航空人为因素研究及其应用等重大项目的研发工作,在中国民航人为因素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在参与中国民航首个与国外科学家共同立项的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时,孙瑞山教授经常需要在下班后按照欧洲当地时间继续参加项目组的网络视频会议,如此“连轴转”,他也不觉得疲惫。
“在这个大项目中,我们做的事很小。”孙瑞山说,“在完成项目的同时,我还尽可能深入地了解国外同行在航空人为因素领域的研究动态及其大项目的管理方法,努力使研究工作与世界先进水平保持同步。”
民航事业安全护航
参与支持民航行业安全发展工作是行业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孙瑞山教授将满腔热情投入其中:“在民航应用中产生价值,是我们科教单位的生命力所在。”他高度重视技术支持与服务,通过培养培训民航安全管理人员、协助制订民航安全指导文件、提供事故分析技术支持、编译安全管理参考资料等,为民航事业持续安全护航。
孙瑞山主持研究开发的基于人机环境系统安全理论的应用系统“航空公司安全评估系统”“民用机场安全评估系统”“空中交通服务安全评估系统”和“民航安全评估系统”等,先后在11个航空公司、28座民用机场和15个空管单位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推广应用航空安全自愿报告系统(SCASS)也是孙瑞山的工作重点。保密的航空安全自愿报告系统的建立,为广大航空从业人员创造了一条方便快捷地报告不安全事件的渠道,对促进航空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孙瑞山表示,经过不断改进的SCASS在技术上已日趋完善,但是鉴于航空公司或责任人对将自己的过失“与大家分享”心存疑虑,他带领项目组在全国民航范围内广泛开展巡回宣讲,使SCASS的受接纳程度日益提高。同时,他主持开发移动应用APP、建立微信公众号,大力宣传积极的安全理念,促进安全信息的收集、传播和共享,营造安全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孙瑞山教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严谨的治学态度、积极的工作精神,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学科、教学、科研和行业安全工作,为自己的执教生涯抒写了一笔笔亮丽的色彩,也为学校发展、民航业发展和国家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土”一“木”筑起育人阶梯
──记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杨德健
杨德健,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首席教授,结构工程学科带头人。曾获“天津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个人感言:黄大年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崇高品格激荡人心。作为高校教师,学习黄大年同志的精神,始终不忘初心,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从备好每一节课,指导好每一名学生做起,将“爱教育、爱学生、爱教学”的“三爱”精神,落实到自己的工作学习中。因材施教,育之以德,甘为人梯,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教育、感染学生,引导他们走好人生的路。要将学习黄大年精神融入自己30年来的教学、科研工作中,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爱为沃土 培育新苗
作为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首席教授、结构工程学科带头人,杨德健始终把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同热爱学生的真实感情融为一体,将“爱教育、爱学生、爱教书”作为激励自己不懈努力的精神动力。从事教师工作31年来,他不断推进教育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杨教授善于思考钻研教学规律,根据课程和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许多学生在入学之初,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并不了解,也没有太大兴趣,甚至还有畏难情绪,杨教授每每在教学起步阶段,都会用问卷调查、谈心聊天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特长、薄弱环节等,随后在课堂教学中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这个专业,并通过有特色有趣味的教学内容不断增加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为了充实和提高自己,也为了给学生们作出表率,杨教授以43岁的“高龄”毅然读博,并认真完成所有课程。他相信“亲其师而安其学,乐其友而信其道”,因此,时刻不忘关注学生的成长,课上他会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教学方法,课后他会主动关心家庭困难和学习困难的学生,与他们交朋友,帮助他们解决难题,鼓励他们自强不息;他还多次为患严重疾病的学生组织募捐并带头捐款,给学生极大的心理安慰和精神鼓励。一次,杨教授在指导大四学生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两名学生精神萎靡,于是在课余时间找他们谈心,了解到由于一些原因他们有几门大一大二的基础课没考过,面临拿不到学位甚至不能按时毕业的情况,心理压力非常大,于是杨教授亲自给他们制定了基础课的复习计划,并用自己的专长为他们答疑解惑;当他们因补基础课而耽误毕业设计的时候,杨教授又挤出时间为他们单独辅导,还不断鼓励他们,让他们放下了心理包袱。最后,两名同学不但通过了基础课的补考,还顺利完成了毕业设计,按时拿到了学位证。杨教授说,一个学生不能毕业,对学校对老师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对这个学生来说就是一辈子的事,甚至还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作为老师有责任帮助每一个学生。“不降低标准”“不轻言淘汰”“不让学生敬而远之”,这是杨教授对自己一贯的要求。
杨教授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教育、感染着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子,至今仍与30年前的学生保持着联系。自建立“学生评教”制度以来,杨德健的名字总在排行榜上高居不下。
学为梁木 构筑未来
杨德健教授长期坚守教育教学一线,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他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讲“混凝土结构”“结构抗震理论”等10余门主干课程,并坚持改革创新,在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作为长期担任土木工程专业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杨德健教授主持和承担多项教改立项课题,追踪国际先进工程教育发展前沿,潜心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多年来,他一直带领土木学院专业团队潜心研究,在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培养质量等方面默默做了大量工作,使该专业在2010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天津市品牌专业。作为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首席教授,他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先后主持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杨德健主编出版教材三部,其中《建筑结构试验》2012年被评为天津市“十二五”重点规划教材。2013年获得天津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习近平总书记说,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杨教授对此深以为然,他认为,教师自身的全面素养和专业化水平缺一不可,特别在当今资源丰富、资讯发达的大环境下,知识获取相对便捷,但更容易碎片化、不系统,因此,帮助学生架构知识体系更加重要。杨教授坚持开展一体化教学方法研究,采取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主动学习等方法,增加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动手实践,强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强调工程概念,加强实践环节,重视能力培养,激发创新意识”的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了以学生创新意识和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以“两个结合”教学思路为指导、以“两个平台”教学资源为支撑的有机课程群和教学体系,最终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此外,还建立了本科生导师制和以“结构创新大赛”“创新创业训练”等为主体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等创新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鼓励学生独立申请校内科研立项。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杨德建教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坚持理论研究与工程实际相结合,重视发现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他主持完成多项课题,其成果已列入相关技术规程,参加编写天津市地方规范标准4部,近五年获得科技进步奖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EI收录14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天津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和“全国优秀教师”获得者,杨德健教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30余年默默耕耘三尺讲台,用心培育人才,潜心教研,为土木工程专业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以一流的业绩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弘扬工匠精神 技能成就梦想
──记天津职业大学教授李建国
李建国,1993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天津职业大学机械工程实训中心主任、高级实验师,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技术能手、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15年被授予国家级技能大师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个人感言:黄大年同志的家国情怀和敬业精神,始终激励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作为工作后就一直奋战在职业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匠心筑梦,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始终是我的追求。一个人对平凡工作严谨专注,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这便是“匠心”。要锻造工匠之心,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全心全力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把“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一以贯之”的工匠精神像传接力棒一样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带领学生全力以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24年如一日,认真、勤恳、敬业,用超常的辛勤努力和忘我的奉献精神,克服身患疾病带来的困难,为学校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任务,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职业教育工作者。他用自己的言行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无私奉献、担当作为的先锋模范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全心全意、全力以赴。他就是天津职业大学(以下简称“职大”)素有“拼命三郎”之称的机械工程实训中心主任、高级实验师李建国。
人如其名 矢志报国
李建国,当初父母为他取名时就想着要他将来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今天,李老师无愧于父母的期望。自1993年毕业到职大工作后,即投入金工实习场的筹建工作。当时,学校经费和人力都很紧张,报效国家的强烈信念使他克服重重困难。为节约费用,他发扬钻研精神,凡是自己能动手干的就自己干,实习场最初使用的闸板、工具箱、脚踏板等都是他利用废料自己做成的。“拼命三郎”的工作模式,也从那时形成。
随着金工实习场各类机床陆续到位,作为唯一的专职人员,他以最快速度掌握了新进机床的操作要领。“打铁还需自身硬”,为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他利用业余时间考取了天津大学专接本后刻苦攻读并顺利毕业。他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在真实生产中提升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自我,培养学生,教学相长,职业资格从毕业时的中级工晋升到高级技师。要报效国家,一人之力再强大,也毕竟有限,李老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直坚守职教一线辛勤耕耘,累计培养学生5000余人,遍及全国各地,大部分都成为骨干力量。有很多毕业生与其经常保
相关热词搜索:
栏目总排行
邮编:300384 电话:022-23799800 传真:022-23618680
津ICP备05011647号 津教备0218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232号